沈阳建筑大学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为三学年制。该校的土木工程学院自始至终都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前的建筑工程系,随后在1993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再于2002年正式升级为土木工程学院。历经六十余载的积累与进步,学院如今拥有五个本科专业,以及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已与美国、芬兰、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二十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涵盖了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学院也与众多大专院校、企业、设计院所和科研生产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及联合培养协议,同时引入了一批享有盛誉的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
沈阳建筑大学于2014年十月正式启动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招生简章详细列出了相关事项。作为以建筑、土木和机械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沈建大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高校,同时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学校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报考条件中,要求在职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或是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需满足拥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截至2011年7月31日)或本科毕业证书(截至2010年7月31日)。对于特定领域的考生,如控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即使工作年限不足,也可申请,但需完成研究生课程并有至少两年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任务和学位论文设计后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招生对象涵盖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工业设计工程等多个领域,针对各专业的特定人员开放。招生计划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文件指导,结合报名人数和考试成绩等因素确定。
考试分为两阶段:首先参加全国统一的GCT考试,包含语言表达、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外语测试,总分400分,需在3小时内连续作答。通过GCT考试的考生还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包括专业课考试和综合素质面试。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的方式,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流程包括自我资格审查、注册个人信息、填写报考信息并上传照片、选择确认点、支付费用、打印报名表和现场确认等步骤。报名期间,考生可随时查看和修改信息,但逾期未进行现场确认的报名将失效。
考试日期为2014年10月26日,GCT全国联考结束后,符合资格的考生还需进行资格审查和后续的复试与录取工作。整个招生流程严谨且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和诚信。
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在辽宁省沈阳市扎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高校,以工科学科为核心,涵盖管理、理科、文科、农业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了省部级共建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作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学校入选了国家“111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并积极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根据就业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率极高,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分别达到97.03%和97.36%。毕业生中有65%投身于房地产行业,显示出行业内的良好发展前景;另外,还有3%选择在机械重工、2%在IT软件、2%在室内装潢和1%在互联网行业取得佳绩。在地域分布上,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倾向于在沈阳(42%)、北京(13%)、大连(9%)、上海(4%)和天津(3%)等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历经多次变革,从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到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再到辽宁省建设学院,直至2004年正式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见证了中国建筑教育的演变,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在建筑工程硕士领域,师资力量普遍相近,有时导师会在多个学校兼职。即使是东大也有教师在沈阳建筑大学指导研究生,两校实力相当。从就业角度来看,东大稍占优势,但无论是哪个学校,只要你被建筑专业录取,就业前景都非常乐观。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建议考虑沈阳建筑大学的研究生项目。该校建筑学研究生在全国排名第九,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东北地区仅次于哈工大,实力不容小觑。近年来,沈阳建筑大学还引进了哈工大的优秀教师团队。至于东大,他们的建筑学系起步较晚,相较于沈阳建筑大学,其专业底蕴稍显不足。
如果你计划攻读工程硕士(非脱产),并且希望在沈阳发展,我会推荐东大。无论声誉还是教师阵容,东大无疑是沈阳地区首选。我已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东大的就业支持只有当你亲身经历才会深刻理解。如果你选择东大,我们将成为校友,期待与你在学术道路上共同进步!